蜡像制作

        蜡像制作要经过雕塑泥稿模型、翻模,开模,装眼球,装牙齿,修蜡,化妆,植毛发,头,身体,手组装八个手续。雕塑泥稿可用目结土为材料,雕塑的技术不简单,须有多年艺术修养,具有多年的人物肖像雕塑经验。 蜡像泥稿的雕塑的模型是实心的立体模型,必须用石膏倒出空心的向内凹的模型才能制蜡像,如果自己没有模的经验,也可以向专门设计模型的公司定制。如果是姿态繁复的像,倒模时要分部施行。例如,头造一个模,身也造一个模,手和脚又另外造一个模,以使脱模时比较容易。如果是大型的蜡像,还需要把一部分分成几个模,把这几个模连结起来成为某一部分的模。例如,一个大人头的蜡像,就须要把人头的各部,如耳、鼻、口等倒成几个石膏模,然后把这几部分连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又可拆开的空心石膏模。

        石膏模制好以后,把准备好的蜡像原料灌入石膏模里。蜡像不必实心的,只要外面一层壳就可以节省材料,故灌入原料时,须要把模上下左右转动,使原料溶蜡能均匀分布。蜡像的原料凝固后,就要进行脱模,方法是把它放入清水里浸一会儿,就自然脱离石膏模了。复杂的模即分成几部分,所以最后就要把这几部分用粘性的胶粘结起来。

        蜡像制作-一、蜡像制作的工艺      

        蜡像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性艺术,它集雕塑,绘画,戏剧于一体.以形象逼真的艺术感染力见长,常有不少动人的蜡像制作展品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数千年来,蜡像展品和制作工艺一直得以流传并日趋完善。制作蜡人的主要原料离不开蜡,蜂蜡(俗称白蜡,黄蜡)。其揉搓又塑性;且互溶型好,可与植物蜡,动物蜡,矿物蜡等相互溶合,还可溶解成透明的液体状,和各种颜色调和,达到外表光泽的肌肤之感效果。甚至能将人体的肌理,毛孔,皱纹,筋脉,斑点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注:现在发展到还用硅胶,玻璃钢,高分子材料等)为便于塑制,保存和搬运,还常用泥土和硬脂酸,松香等化学原料来改变蜡性易裂易碎的不足。

        蜡像制作前,有先用胶泥创作出精细的雕像,再翻成石膏凹模;亦有用石膏泥直接在模特儿面部,手部印上凹模。然后,把配好的蜡灌入凹槽翻压出型,再加工修饰,装上假眼,查上头发眉须,着以肤色。(注;现在工艺大多是蜡像身躯经倒模由玻璃纤维制成。至于蜡像头颅,则根据粘土制的头颅初稿造出约12块石膏模,再将高达华氏250度左右的热蜡倒进模内。等到热蜡冷却后,移去石膏模,便制成蜡像的头颅。再以同样方法制作蜡像的双手。再替蜡像面部涂上油彩,令其皮肤呈现一种半透明的色彩层次和真人的质感。头发而按照取样时取得的名人头发样本,找寻类似发质的真人头发,以手工一丝丝地植入蜡像头颅,然后清洗、裁剪并梳理发型)。接着将蜡像装到已制好的木质或钢质等框架上,摆好姿态,穿上服饰和头饰,并配以布景,道具,灯光,音响,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制作历史人物更要注意依据史籍文献进行研究。

        蜡像制作被普遍认为源于西亚,而盛在欧洲。据说,古巴比伦人首先掌握蜡制人像技艺,因为那儿盛产石油,用蜡塑形是可信的。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曾请人为他做过蜡像。古埃及殡葬仪式中亦把蜡制神像安放在墓穴里。在古希腊,蜡像已是孩子们的玩偶,但仍为宗教礼仪塑造蜡制神像。每逢古罗马面模节,贵族家庭将蜡制成祖先的面模陈列出来或参加出殡。欧洲中世纪亦曾将蜡像用于巫术。中世纪的欧洲教堂制作还愿蜡像,并用蜡制面模来纪念帝王和伟人,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阿努佳斯达教会内的圣像。文艺复兴时,有用失蜡法制成的青铜徽章像,安东尼奥-阿邦迪奥是享有盛誉的蜡像艺人。同时,吉伯提和其他雕刻家开始创制身穿服装,胸佩勋章,与真人等大的彩塑蜡像。若把为铸造雕刻而捏制的蜡模小构图亦作为蜡像范畴,则还有达芬奇的骑马像,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杰利尼的帕乐修士像等。

        1 7至18世纪,西班牙,意大利的彩色蜡塑浮雕风行一时。西西里人加埃塔诺.朱里奥。尊博曾与法国外科医生德斯诺期合作制成人体解剖蜡像.期间,英,法,德等国也创制了许多精巧蜡像,制作工艺达到高峰,把头发,睫毛一根根植入蜡胎,甚至做到眼睑开启自如。蜡像徽章又再度兴起,伊萨克.戈塞特是英国首屈一指的蜡塑肖像徽章艺人。18世纪末,约翰.弗拉克斯曼完成了许多蜡塑肖像和浮雕像。欧洲在18世纪盛行举办蜡像展览,并历久不衰。18世纪初叶德国还曾举办过一个由机械装置的蜡塑展览。然而,因蜡像制作工艺要求日趋复杂,致使成本越来越高,到19世纪后半叶,其规模逐渐式微。但永久性的蜡像展示馆却一直延续下来,其中最著名的有1835年在伦敦贝克街建立的杜索夫人蜡像馆,以及后来陆续建立的巴黎格雷万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的杜索夫人蜡像馆,加拿大的维多利亚蜡人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兰开斯特蜡人馆及意大利佛罗伦萨城外的拉.斯贝考勒蜡像馆。后者以陈列人体解剖蜡像著称。许多蜡像馆已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中心。许多尊蜡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我国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掌握失蜡铸造工艺,是否用此技术制作过类似蜡模的人像,现已无从考据。我国近代蜡像艺术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发展的,至今已有半个世纪。我国近代蜡像开拓者程枕霞(1898---1966年)早年悉心研究中国古代服饰,他受到杜索夫人蜡像馆的启示,拟用真人大小的蜡人穿着历代服饰,向外界介绍我国的服饰文化。1939年,他制作的二十多尊蜡像身着唐,宋,元,明,清历代服饰,于当时的北京饭店六楼大厅展出,曾受到广泛的好评(当时德国驻北平的文化官员鲁亚文当即购买了八件作品运往法兰克福去陈列)。以后他的作品又不断更新,在全国各地展出。1951年第9期《人民画报》曾介绍其服饰蜡像艺术;1957年广州文化公园设专厅长期展出了他的作品,这是我国第一个长设的蜡像馆。他的胞弟程绣虎(1909---1961年)擅长书画,亦善于制作蜡像。1953年,配合宣传婚姻法的公布曾为华东纺织局塑造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蜡像十二尊。还有蜡像专家陈晰(1912---1986年)在解放后有大量优秀的时装蜡像作品。他的蜡像以中国现代人物为模特儿,形象逼真,质感细腻。特别是一尊以贵州女演员为原型的蜡像,真假难辨,呼之欲出,作为东方妇女形象,曾在国际服装展览会展出。他还制作过不少有中国特色的时装模型,送往地处热带的斯里兰卡和位于寒带的瑞典展出,经受了高温和低温的考验,具有既不易融化又不易冻裂的特点。蜡像的仿真程度和制作工艺的精美在国际上获得一致好评。

        而今,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我国已出现不少新一代的蜡像制作专家。蜡像在世界上已不仅作为艺术品来观赏,在科教卫生,影视戏剧中也被广泛应用。甚至,还有制成关节能活动,有表情,能言语的蜡人,作为替身,在警卫部门发挥其特殊作用。由于制作蜡像的工艺要求高,难度大,因此其配方往往秘而不传。而做黄种人的蜡像难度更大,因为东,西方人中的差异涉及到皮肤的色调,质感和染色等方面,搞不好就会偏白或透明发亮,好像西方人的面孔装在东方人身上而失去真实感,而今已有些蜡像馆采用高分子化合塑料等来制作“蜡像”。首先,用泥塑造出人的头模。在制作之前,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一些图片、文字资料进行研究,从而使蜡像的姿势、服饰、面部表情以及人物性格,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然后翻模、浇蜡,制作蜡头。蜡头成形后,就要给蜡像植入头发和眉毛。为了作品的逼真,通常都是用真人的毛发进行制作,所用的工具也是他在创作中根据经验自制的。植头发是蜡像制作中最细致,也是最花时间的一道工序,要想达到如同是蜡人自己生长出的头发效果,就要把头发一根根地植到蜡头上。头像做好后,以同样的方法用蜡做成手的样子,还要进行更加细致的皮肤纹路的雕刻和加工。接下来把身体各部位组装在一起,蜡像就基本上做好了。

        毛孔只有中国能制作,和世界上蜡像发源地英、法国家相比,中国蜡像同样可以以假乱真。在某些方面,中国蜡像的制作工艺已经超过了上述两国。比如在对亚洲人的神情刻画方面,中国蜡像更传神。在细节方面的质量也高于英、法两国,比如英国蜡像在手部的刻画上会出现皮纹,但中国蜡像有汗毛孔。

        蜡像的制作过程中还需“三维——二维转换理论”。“英国做蜡像可以用尺子在名人模特身上测量,但在中国制作名人蜡像,出于种种原因名人本人很少能到现场当模特,你只能按照照片来制作蜡像,这就需要‘三维——二维转换理论’。”

制蜡像要经过雕刻模型、倒膜、脱模三个手续。雕刻模型可用粘土为材料,雕刻的技术不简单,须有艺术修养,初学者应该选择较简单的模型,耐心学习,自有成就。

        粘土雕刻的模型是实心的立体模型,必须用石膏倒出空心的向内凹的模型才能制蜡像,如果自己没有模的经验,也可以向专门设计模型的公司定制。如果是姿态繁复的像,倒模时要分部施行。例如,头造一个模,身也造一个模,手和脚又另外造一个模,以使脱模时比较容易。如果是大型的蜡像,还需要把一部分分成几个模,把这几个模连结起来成为某一部分的模。例如,一个大人头的蜡像,就须要把人头的各部,如耳、鼻、口等倒成几个石膏模,然后把这几部分连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又可拆开的空心石膏模。

        石膏模制好以后,把准备好的蜡像原料灌入石膏模里。蜡像不必实心的,只要外面一层壳就可以节省材料,故灌入原料时,须要把模上下左右转动,使原料溶蜡能均匀分布。蜡像的原料凝固后,就要进行脱模,方法是把它放入清水里浸一会儿,就自然脱离石膏模了。复杂的模即分成几部分,所以最后就要把这几部分用粘性的胶粘结起来。

        制蜡像所用的蜡,必须比较耐用,坚实的,制成的蜡像才不容易熔化和变形。所以制蜡像之前,先要选购良好的固体石蜡和白蜡,并加上硬脂酸,使之成为坚实的蜡质。此三者的混合比例是:硬脂酸10份、石蜡9份、白蜡1份。蜡像就该要加色,色料的选择,黑色用灯煤、白色用铅白、红色用银朱、橙色用铬橙、黄色用铬黄、青色用群青、蓝色用平普鲁士蓝,但必须用油溶性的颜料,水溶性的颜料不容易与蜡质结合在一起。颜料份量大概在混合比率中占6%,但可酌情而增减。要把蜡和颜料混合起来,首先要将蜡类和硬脂酸放在锅中加热,使之全部熔化,同时要不断搅拌均匀,稍冷后将色料加入,再搅拌数次,以免深淡不匀或有发花之弊。然后把它浇入预涂有油类的石膏模型中,等液体蜡冷却后,将模打开便成蜡像头像了。然后装眼球,牙齿,化妆,植毛发。

        蜡像制作流程如下:

        一.采集人物资料                              

        1、收集相关人物年龄和图片资料,图片资料要与所创作人物的年龄相符,最好是有正面、左右两侧面和45度角后面高像素照片6张。如果没有特定人物,也可跟据客户要求由雕塑师自主创作;

        2、提供相关人物的动态图:如神态、站姿、手势及与道具相关的支体动作。

        3、提供相关人物的历史背景,历史资料图片,性格特征及服装资料。

        二.泥稿雕塑

        蜡像作品的惟妙惟肖必须从最基本的泥塑开始,泥塑是雕塑师对所采集资料的立体化,一切平面的资料及相关的数据由雕塑师通过泥巴表现出来。一般完成一尊蜡像头部雕塑需要2天至5天左右。蜡像的成败就在于雕塑师对泥稿的形与神的把握,所以泥稿是至关重要的。

        三.修蜡,

        与雕塑一样,精修蜡稿可不是一门简单的手艺,修蜡师傅都是有多年的手艺。五官及脸部皮肤是精修的关键,特别是耳朵和眼睛,在泥稿上很难表现出来,这完全要靠修蜡师傅的雕刻手艺了。一般完成一尊蜡像头部精修需要3天至4天左右。

        四.蜡像精细化妆:   化妆,化妆主要为了更真实的反映人物的皮肤和血管等的真实性。造型一模一样。毛孔、汗毛和皱纹均采用先进的手工制作,精细度非常高

        五.植发、植眉、植眼睫毛及胡须:植发、植眉、植眼睫毛及胡子。由于头发等需要一根根手工植入,所以特别费时,基本完成一个需要六天至八天左右。

        六。服装,服装是蜡像的重一个环节,由于蜡像主要刻化头部,所以一般身体制作都较简单,一般用玻璃制作,主要依托服装来衬托效果。

        蜡像近代在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遗址陈列馆为了增强展览的逼真性、可视性、还原性,更好地发挥展览的社会效果,都纷纷采用了蜡像艺术陈列手法,如:西安秦皇蜡像馆、北京蜡像馆、明皇蜡像宫、大连世界名人蜡像馆、瑷珲历史陈列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蜡像艺术馆等,但蜡像艺术的水平却良莠不齐。如何提高艺术质量是目前蜡像艺术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蜡像艺术是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的一种,被称为“立体的摄影”,逼真、直观、还原是它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蜡像艺术对人物的塑造,不仅外形轮廓高度仿真,而且在皮肤、毛发、血管、斑痣的质感和色彩等方面,均十分逼真,如“齐白石蜡像”。据《博物馆陈列艺术》一书所述,蜡像艺术“逼真、直观、还原”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人体肌肤生态质感的逼真;第二,人物相貌的酷肖;第三,人物精神气质的把握与表现。此外,笔者认为蜡像艺术的特点还有第四层次,即与作品相配的服饰、道具、环境等因素的逼真性与还原性。其中,第一层次是科技层面的,其仿真度的进一步提高需要依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三、四层次的实现则需要蜡像作者有尊重历史的意识。

  一、充分掌握资料、忠于资料,达到“人物相貌的酷肖”

  蜡像艺术的表现对象多数是历史人物(绝大多数是历史精英,也有为数极少的反面人物),或是一些当代名人。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当代人物,关于其相貌的描述都有许多资料,蜡像作者只有充分掌握所塑造人物的资料,并客观地解读资料,才能还原人物的真实相貌。

  对于历史人物来说,资料包括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一般而言,记录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原始史料(主要包括历史照片、图片、档案、传记、纪录片、回忆录等客观史料)相对容易获取,而根据这些原始史料基本能清晰勾画出人物的相貌;对于古代人物而言,照片、图片等原始资料基本没有,这就需要借助二手史料(指后人根据原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来推测古代人物的相貌特征。对于当代人物,掌握他的一手资料尤其是形象资料相对容易许多;如果是活着的人物,还可以对他直接进行访谈,以及进行人物身体各部位的数据测量。一般而言,塑造当代人物对蜡像作者来说达到“人物相貌的酷肖”是比较容易的,也是有把握的。但仅仅掌握了资料,而不能忠于史料,尤其是那些除形象资料之外的史料,也不能从“相貌”上客观地去认识所塑造的人物。塑造正面人物,“他”的相貌比较有特征,而且有点丑,蜡像作者也需要尊重“他”的本来面貌,而不能为了美化而对“他”进行整容。比如塑造明太祖朱元璋,关于他的形象资料就很少,但从其他文字资料中我们能得出,他的相貌很有特点——“满脸麻子、下巴长”,蜡像作者不能随意地“去掉麻子、缩短下巴”;如若这样,可能就不是朱元璋而是明朝的其他任何一位皇帝了。塑造现代诗人艾青,他的左眉上方有一个“大鼓包”,蜡像作者不能觉得这个“包”不好看就任意地去掉它,去掉它就不是艾青而是别人了。所以整容的结果非但不能使“他”的形象高大起来,反而会使“他”的形象失真。同样的道理,塑造反面人物,“他”的相貌很美,蜡像作者在塑造过程中也应尊重“他”的生理特征,而不能用丑化的观点将“他”塑造得面目狰狞。丑化反面人物的相貌并不能达到真正揭露其恶劣本质的效果。

  二、客观解读资料,准确把握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

  对于蜡像创作来说,达到“人物相貌的酷肖”只是完成了人物“形似”的目标。一尊完美的蜡像还需要“神似”,即要能对所塑造人物的思想与精神气质进行准确的把握与表现。

  正义、智慧、勇敢、深沉、含蓄、粗犷、豪放等等都属于精神气质的范畴。精神气质的形成往往是后天的环境所造就。蜡像作者只有客观解读资料,才能发掘所塑造人物的特有精神气质。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精神气质各有千秋。同是正面人物,领袖人物、民族英雄、科技精英、文坛巨匠、体坛明星等不同类型的人物,其精神气质各有不同。领袖人物的胸怀天下与深谋远虑、民族英雄的英勇与大无畏、科技精英的睿智与缜密、文坛巨匠的才华横溢与满腹经纶、体坛明星的拼搏精神等等,岂能全用同一模式来刻画?即使同是领袖人物,也各有各的精神内涵。毛泽东的豪迈与大气、周恩来的超凡与儒雅,蜡像作者在塑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创作对象本来的东西,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喜好去任意发挥。更进一层次,塑造同一人物不同阶段的 “历史瞬间”,其精神思想与气质内涵也大有差别。红军时代的毛泽东,他不畏挑战与敢于竞争的气概体现得多一些,而建国后的毛泽东则多了一些大国的气魄与压倒一切的强势气质。此外,人物的精神气质与年龄要基本吻合,不能刻意将少年人老成化,也不能将成年人幼稚化。例如,塑造刘胡兰,她牺牲时年仅15岁,蜡像作者不能为了表现她的伟大,而刻意将成年人才有的成熟、稳重的气质安在一张稚嫩的脸上。

  因此,蜡像作者要有强烈的尊重历史的意识,尽量使自己的认识更客观,更忠于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出属于该人物独有的精神气质,才能将蜡像塑造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观者如见其人。

  三、依据历史配置蜡像的服饰、道具与环境

  要使蜡像作品具有逼真性与还原性,仅有蜡像作品本身是不充分的,还需要有与之配套的服饰、道具、环境等因素。蜡像作品很完美,但与之相配的服饰、道具、环境没有时代感,缺乏历史的真实,其价值将大打折扣。

  每一尊蜡像作品呈现的都是人物的某一“历史瞬间”,这一“历史瞬间”是在特定背景下发生的,人物的服饰、随身的物品、当时进行的事件都有浓厚的时代特色。蜡像作者给作品配置相应的服饰、道具、环境等因素都要依据历史,要有从历史中来、回到历史中去的历史意识。其一,每个历史时期的服饰都有其固有的特征。其二,同一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服饰也有所不同。例如,清前期的文人基本全是长衫、马褂,而清后期的文人大多已穿上西服了。其三,同一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人物的服饰各有特点。其四,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服饰差异很大,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是各有特色。其五,同一人物在不同历史事件中的服饰也不尽相同。例如,塑造被贬黜后的“李白”形象,其服饰就不能用官服而应用普通士族服。为蜡像作品所配的道具、场景也是同样道理。例如为老子配道具《道德经》,可老子在世的时候,《道德经》还未出现,这就缺乏历史依据。为康有为与梁启超配道具奏折,不仅奏折的形制要像清后期的奏折,奏折的用纸、内容都要符合当时的历史。

  可见,蜡像作者为蜡像配备服饰、道具、场景也要有历史依据,否则蜡像作品的真实性与还原性将大打折扣,作品本身的价值也大受影响。

  总之,蜡像艺术的创作题材来源于历史。即使创作的是当代人物,表现的“瞬间”也是历史的,因此,蜡像作者要有尊重历史的意识。只有这样,蜡像艺术的“逼真、直观、还原”的特点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1年10月29日 10:26